完美的技术失重的情感

时间:2024-07-14 00:12:18阅读:2993
◎周黎明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新版《西区故事》上线了。该片去年底公映后获得极高口碑,烂番茄好评率达到92%,近日又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七项奥斯卡提名。然而,它的票房却惨不忍睹,相较于一亿美元的制作费,仅
第1张图片
1/2
完美的技术失重的情感第1张图片
第2张图片
2/2
完美的技术失重的情感第2张图片

◎周黎明

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新版《西区故事》上线了。该片去年底公映后获得极高口碑,烂番茄好评率达到92%,近日又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七项奥斯卡提名。然而,它的票房却惨不忍睹,相较于一亿美元的制作费,仅收获北美3815万美元票房。简言之,叫好不叫座。

近期的文艺片佳作都不怎么卖座,但《西区故事》却不同于《犬之力》《贝尔法斯特》等作品,它是一部老片重拍,而且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首次挑战歌舞类型。美国本土的赞誉集中在选角的正宗,即波多黎各角色由拉丁裔演员扮演。在我看来,这恰恰暗示了影片未能引发大范围共鸣的内在原因——圈内化。

1961年的原版选用白人演员扮演女一号,这在当下属于“政治不正确”;因为女主角玛丽亚是拉丁裔,而白人演员把肤色化妆得略微深色一点,并故意带西班牙语口音,如今这已成大忌,会被扣上“文化挪用”或其他大帽子。但普通观众对这种细节基本上毫无兴趣。打个未必恰当的比方,当年周润发出演孔子时,也有国人表示反对,按照地域匹配的极端观念,似乎应该找黄晓明、黄渤等山东籍演员才符合标准。批评者可能忘了,《西区故事》脱胎自莎翁的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,这故事的时代背景压根不重要,它的核心是纯洁的爱情能战胜世代的仇恨。原舞台版的四位主创——作曲伯恩斯坦、作词桑德海姆、编剧劳伦茨和导演兼编舞罗宾斯都是犹太人,他们原本的设定是天主教信徒和犹太教信徒的矛盾,看到媒体报道少年黑帮猖獗,才改成爱尔兰帮和波多黎各帮。主创们对波多黎各人的生活一无所知,但不妨碍他们创作出不正宗但经典的爱情故事。同理,莎士比亚也未必了解罗朱故事发生地中世纪维罗纳的情况。

另外,新版增加了故事中两个帮派活动的环境背景,但开场那个炫酷的拆迁区镜头,除非当作社会建筑的一个隐喻,否则只能对纽约观众或熟知该剧的铁杆粉丝有考古作用。

斯皮尔伯格的新版虽然沿用老版的叙事脉络,但新增了很多这样的细节。那是因为,相较于老版,新版坚定地采取了写实路线。影视适合写实风格,但歌舞片往往偏风格化。所谓“一言不合就开唱”,便是把生活中的对话甚至遐想变成载歌载舞。风格化的影片对于普通观众有较高的门槛,但一旦被接受,人们会爱上它的艺术处理。随便举两个例子:老版的开场是一大段表现街头械斗的现代芭蕾,新版更加生活化,舞蹈比例大大降低,而且舞蹈动作故意做得不整齐,仿佛是平常动作的衍生;男女主角一见钟情的画面,老版将舞场的所有人彻底虚化,新版也用类似手法来强化两人眼里只看到对方,但前景中的旁人没有做彻底虚化,仅仅脱离观众焦点而已。

新版为了让观众接受歌舞的假定性,做了大量铺垫,几乎每一首歌都是从对白自然而然过渡到唱歌。然而,在影片收尾时,男主角托尼被枪击而死,女主角玛丽亚冲上去,她脱口唱出的那一句依然显得突兀,因为整部影片的歌舞假定性被削弱了,此刻化悲痛为歌便不再可信。

从某个角度讲,新老版《西区故事》的差异就跟美版《无间道风云》跟香港原版《无间道》如出一辙。港版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美学的风格化,大量留白和写意,而美版把潜台词都直抒胸臆了,尤其是天台那场重头戏,俩男主直接打了起来。有人抱怨说:港版“我是警察”那样棒的台词,为什么翻拍没有沿用?因为,港版里“我是警察”意味深长,但更加写实的美版若说同样的话,那就是字面意思。对于《西区故事》,不知道该片或原剧的观众先看新版是合适的,但作为熟悉老版的影迷或音乐剧迷,斯皮尔伯格并没有拉升它的艺术段位,也没有深化其感情力量,只是强化了作为虐恋背景的种族矛盾。

论技术,新版简直无可挑剔,镜头语言及画面都尽显大师风采。我一直觉得,不是每位电影大师都适合拍歌舞片,相对于其他类型,歌舞片更需要跳脱,需要酒神精神,当然,在哪些场景、用哪种方式来跳脱,没有标准答案。可能是因为老版过于飞扬,斯皮尔伯格这回脚踏实地,尽量把歌舞和非歌舞揉为一体。对于不熟悉原片的观众,这能降低欣赏门槛,但同时会让歌舞片段显得画蛇添足。衡量歌舞片的一个简单方法:像《音乐之声》那种,日后重看时,你会想跳过非歌舞片段,反复播放歌舞;而过于写实的歌舞片,你潜意识里希望把歌舞片段剪掉,或者把它们变成正常的对白。其实,走写实路线比较彻底的做法,是将故事搬到当下,让这个罗朱原型故事跟当下接轨。

网上有人比较镜头的灵活性,当然是新版秒杀老版。同样,演员的能力也是新版更胜一筹,毕竟现在演歌舞片早已不时兴他人配唱了。女主角瑞秋·泽格勒是新人,颇有点“美国刘浩存”的命运,因为初登银幕便被大导相中,但影片却推迟公映,资源滚滚却遭黑粉猛踩。公允地说,安索·艾格特和泽格勒的表演均超过原版,而且两人也还算般配。最出彩的依然是演阿妮塔的女配,那本来就是一个抢戏的角色,百老汇出身的阿丽亚娜·德博斯唱跳功夫均了得,再加上原版的阿妮塔这回扮演店主,甚至包揽了《某个地方》这首压轴歌,让那对小情侣相形见绌。

理想状态下,《西区故事》应该引发类似《泰坦尼克号》的观影体验,都是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的变奏嘛。然而,除了私订终身那首《一只手、一颗心》让我感动了一把,其他地方我均停留在欣赏博物馆艺术的冷静状态。该片确实是面面俱到,近乎完美,但匠气过重,动人心弦的地方反而少了一点。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